顶级专家、网红医生为你授课!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委携手广东卫生在线开设“卫生社团”健康科普宣传专栏,发挥“两新”组织专业优势,向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助力常态化抗疫。(点击左上角专辑可查看系列报道)
颈动脉是流向大脑的血液通道
如果它变窄了
大脑就可能因此缺血
引发脑卒中
即让人闻风丧胆的中风!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运重建专业组专家
带你了解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位于人体颈部,左右各有一条,是为头部供血最主要血管。如果把颈动脉比喻成“自来水管”,那么,颈动脉斑块就是“水垢”,随着使用时间增加,水垢逐渐附着在水管内壁上,常年累月“水流”就越来越小。
颈动脉狭窄指的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颈动脉血管管腔变小、颈动脉血流不足,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症状的一种疾病。
颈动脉狭窄的危害
颈动脉狭窄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但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患者常常感觉头昏、嗜睡;斑块脱落则会引发短暂性脑缺血、短暂性视物黑曚等。
严重者可突发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为“中风”,表现为言语不清、手脚不灵活或偏瘫,致使患者的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致病危险因素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约占90%以上。此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病率上升,也是导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升高的因素之一。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比健康人群高4倍。吸烟: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吸烟量呈正相关,大量吸烟者脑卒中患病率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几率大大增加。高脂血症:研究表明该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狭窄相关。肥胖:超重及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糖尿病患病风险。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弹性降低而易受到损伤。遗传因素: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人群,其患颈动脉疾病风险会增加。如何防治颈动脉狭窄?
建议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定期筛查,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筛查首选颈动脉B超,无创伤,价格低廉。另外还有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DSA是诊断的“金标准”,有创伤、必要时进行。
颈动脉狭窄应如何治疗:
(1)控制危险因素:
这是颈动脉狭窄治疗基础,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运动、避免肥胖、戒烟少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2)药物治疗:
使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此外,针对危险因素的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只能起到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少血栓形成、减缓动脉粥样硬化,但并不能祛除斑块。
(3)手术治疗: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并定期复诊。
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最经典的手术方法,治疗的“金标准”,是目前唯一可以祛除斑块、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CAS是微创手术,不受斑块所在位置限制,但费用稍高。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权衡,做个体化治疗。
特别鸣谢:广东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委
作者|广东省医师协会血运重建专业组
编辑|阿芒吴秋秋责编|张秀丽
供稿|广东省医师协会
声明
配图源于网络,仅作公益宣传,侵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文末说点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