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夜间口干中医教你破解之法
TUhjnbcbe - 2021/8/19 1:25:00

案例:王女士今年52岁,月经刚刚断了半年,平时总是感觉口干舌燥,半夜尤其明显,去医院做了一些相关检查,血糖没有问题,激素水平偏低,但基本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改变。既然没发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当然西医也就没有特别治疗,患者转而求治于中医。医生仔细询问了一些其他情况,发现她除了口干明显外,整个人也偏瘦,平时大便偏干、解下比较费劲,舌质偏暗红,舌面津液也很少,舌苔薄白,脉象沉细。

综合分析下来,笔者认为她属于典型的阴虚津亏,治疗当然以养阴生津为主,处方中重用天冬,配合麦冬、石斛、天花粉养阴生津,同时给予熟地*、生地*、山茱萸直补肾阴,乌梅、焦山楂、白芍、炙甘草酸甘化阴,双管齐下,经过两周的治疗,患者自觉口干大减,大便也较之前顺畅许多。既已见效,前方不变,嘱患者减量使用以善其后,平时少食辛辣厚重之物,多吃百合、银耳、荸荠等滋润之品,以养阴液。

简单的口干,或许很多人都不以为意,根本不会把它当做一个病去认真对待,但一些严重的口干确实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也需要接受治疗。面对这样一个自觉症状,西医更多想到的是有没有糖尿病、是否存在干燥综合征等问题,重在寻找口干背后可能存在的其他疾病。笔者非常认同这一点,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我们在解决患者一些不适症状的同时,一定要想一想,这是不是根本问题,因为大家目的一样,都希望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缓解一下临床症状。中医对于口干的认识,笔者认为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湿邪阻滞,津不上承。这种人体内并不缺水,只是水的运输出了问题,因为湿邪太盛,困阻了脾胃,阻碍了气机的运行,导致津液不能正常布散,有些地方得不到润养,所以感觉口干,这种情况要以化湿健脾为主,只有湿邪祛除了,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才能将水谷精微上属于肺,津液得以上承,不补水而水自足,口干自然也就消除了,临床上常用藿朴夏苓汤(藿香、厚朴、半夏、茯苓)加减。

另一类是阴虚津亏。案例中王女士这种情况,其临床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口干以夜间更为明显,舌红少苔或无苔。这种口干是体内真的缺水了。那么,你会问:既然缺水,多喝一点水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还要借助药物呢?事实上,人体内的阴液和自然界的水还是有区别的,饮水有助于补充我们体内的阴液,但阴液还包括其他一些营养物质,不单单是水,所以光喝水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得通过药物养阴增液。针对口干,尤其夜间明显的这部分人,临床上常用增液汤进行治疗,该方所用生地*、玄参都是味厚质重之品,具有较强的养阴之功,配以麦冬、天冬、花粉、石斛既补肾阴也养胃阴,先后天同治。尤其天冬这味药,乃是治疗夜间口干的特效药,根据程度的不同,可以用至15~30克,一般经过两三周的治疗,口干大都能明显好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治未病二科周扬

-End-

----------------RECOMMEND----------------

拓展阅读

中医教你清新口气日常艾灸,这些知识您需要知道自制中药香囊有讲究中药泡脚知多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间口干中医教你破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