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
TUhjnbcbe - 2021/6/5 22:34:00
白癜风可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动脉粥样硬化有何危险?


  动脉粥样硬化(有时也称为动脉硬化)是过多的胆固醇在循环系统内沉积于动脉壁的过程,逐渐形成称为斑块的脂质沉积。越来越多的胆固醇聚集在斑块内,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器官血液供应障碍。在心脏,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疾病,可引起胸痛症状,称为心绞痛。


  如果斑块持续增大,或斑块局部血流紊乱,覆盖脂质内容物的斑块可能变得脆弱病可能破裂。发生这种情况时,斑块的内容物暴露于血液并可形成血凝块(一般称为血栓)。如果血栓在供应心脏的任何一支血管形成,就会导致阻塞,阻断远端心肌的血液供应,称为心肌缺血。这种情况可引起心肌细胞的损害,或心肌梗死,结局是心脏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心肌坏死也导致心脏严重的电紊乱或心律失常,有时可致命。


  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些其它可能的不好结局。小腿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周围动脉疾病(PAD),在行走时引起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如果不及早识别和治疗,这种情况最终可演变为坏疽,并需要截肢。

如果供应大脑的血管阻塞,患者可经历短暂的神经症状(称为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通常会导致卒中。

 相关的名词术语:


  心绞痛:心脏不能得到局够的氧供(血液)时,发生的深在、难以准确定位的胸部或臂部痛。


  斑块破裂:斑块完整性受损或斑块表面部分脱落,暴露出其下的脂质成份,可导致局部血液凝固,并阻塞包含斑块的动脉。


  血凝块(血栓):血管内血液成份聚集,止血,或阻断动脉血流和静脉回流。


  缺血:由于血管狭窄或阻塞,机体某部分血流减少。


  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在严重病例,可导致猝死。


  间歇性跛行:周围动脉疾病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引起腿或脚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短暂、可逆的神经症状。


  卒中:也称为脑卒中,部分脑血流丧失,导致部分脑组织死亡,引起一种或更多功能丧失,包括肢体软弱、麻痹、感觉或协调功能丧失、语言功能或视觉障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浏览康富源官方网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