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常吃太饱,当心致血脂高和动脉硬化
TUhjnbcbe - 2021/2/28 3:01: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m.39.net/pf/a_7805810.html

专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损害大脑健康。为什么饱食损害大脑昵?由于经常饱食,身体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需要,致使机体脂肪过剩,血脂增高,会导致脑动脉硬化,引起“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明显增加。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肪细胞增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一方面,经常饱食,促使大脑内生长因子增加,就会使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使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严重者可发生中风。


  另一方面,经常过量进食,体内的血液大部分调集到肠道,以供消化所需。而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的,若主管胃肠消化的神经中枢——植物神经长时间兴奋,其大脑的相应区域也就会出现兴奋,这就必然引起语言、思维、记忆、想象等区域的抑制,就会出现肥胖和“大脑不管用”现象。对于“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增加,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来控制。但通过调节饮食,可减少“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在大脑中的分泌,以保证大脑的健康。

血脂高

血脂是体检中最容易超标的体检项目。据统计,我国有1.6亿人血脂异常,超过总人口的10%,专家提醒,血脂异常会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而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致死率、致残率比较高。一旦发现血脂高,须积极进行治疗,尤其是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的人,三餐别吃太饱,最好七分饱,少吃红肉多吃蔬果,对控制血脂很有好处。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症为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简称。主要的病理表现为动脉血管管壁增厚、硬度增高、失去弹性。导致血流变慢,严重时使血流中断,是老年人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冠心病即是因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脏病变。

警惕动脉硬化的发生信号

由于动脉硬化病变进展缓慢,初期没有症状,病情的发展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出现临床症状,所以要警惕动脉硬化的信号:

?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晕、头痛、耳鸣、嗜睡、记忆力减退、易疲劳;?视物昏花、视力降低;?夜尿多、顽固性高血压、蛋白尿;?肢体麻木、疼痛、冷感、跛行。

需深度检查的项目

若检查发现动脉硬化,需要进一步做如下检查:

?血压、血糖、血脂检查;?冠心病相关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等;?脑动脉硬化相关检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疾病检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检查等;?周围血管动脉硬化相关检查:节段性动脉血压测量、多普勒超声、X线片、动脉造影等;?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血管病变进行早期预测。

?肢体麻木、疼痛、冷感、跛行。

动脉硬化的预防

?戒烟,同时避免接触环境中的二手烟;?少饮酒,少吃盐,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规律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维持体重指数(BMI)在18?24mg/kg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特向原撰作者致敬,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吃太饱,当心致血脂高和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