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关于糖尿病,很多信息我们都不知道,尤其是
TUhjnbcbe - 2023/7/1 20:28:00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说巧不巧,隔壁老张单位进行体检,发现血糖高;最后经过系统检查,确诊得了糖尿病,老张当时就吓晕了!很多人会想,这糖尿病真的有这么吓人吗?说实话,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它的并发症却非常可怕。

关于糖尿病,很多信息我们都不知道,尤其是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遍及全身,进展缓慢,非常容易被忽视。可一旦出现,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可能致残或者死亡!趁着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的并发症。

1、心血管系统疾病

这是糖尿病最主要而且危害最大的并发症。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而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则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冠心病的胸闷、胸痛症状,往往比平常人感觉要轻,甚至即使心梗了,都不会有疼痛感。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最严重的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主要原因是高血糖引起肾动脉硬化,后期会产生大量蛋白尿,再严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之一,很多糖尿病病人最后都需要透析治疗。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由于高血糖产生的代谢产物,会破话正常眼底的毛细血管,发生微血管瘤和出血,早期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和出血斑的症状。如果再严重,则会出现新生小血管,导致患者眼底大量出血,需要手术,更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失明。

4、糖尿病神经病变

最为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四肢常感觉麻木、疼痛、灼热,后期则感觉消失,甚至连烫伤、外伤都感觉不到。

5、外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外周血管和神经病变共同导致的,患者需要住院,恢复非常缓慢,严重者还需要截肢。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糖尿病,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年轻人,所以要定期进行体检筛查有无糖尿病。另外,2型糖尿病发生比较隐匿,很多人不知道已经得了糖尿病,再加上老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减退,常常没有口干、多饮、多食等糖尿病症状。所以,定期体检测血糖才能发现。

其次,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监测血糖也非常重要,应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及医生建议,每天或每周几天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每3个月应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第三,老年患者应选择低血糖发生少、安全性高的降糖药物。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逐渐减退,且经常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它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所以,降糖药物选择应尽量简单,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不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种类。

第四,应该注意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很多大型临床研究证实,餐后高血糖会导致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需要注意避免低血糖。低血糖的风险比高血糖要大很多,严重低血糖会导致神经系统絮乱和心律失常、心肌受损,甚至发生猝死!所以,老年患者应该常问自己:最近有没有易饿、心慌、出汗等现象?如果有,就应该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调整降糖方案了!

老年人血糖,应该控制到什么标准更好?

一般认为,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根据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目标。比如:没有严重并发症、病情较轻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小于7.0%,空腹血糖在5~7mmol/L之间;如果合并了心血管疾病或者高危因素,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放宽至小于或等于7.5%,以免低血糖的发生。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血糖不是有一个非常严格的“达标”数值么?血糖控制得越低,寿命越长啊!

关于这个疑问,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老年人并不需要太过严格的控制血糖目标。一方面,因为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会使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的问题;另一方面,老年人因为年龄较大,与年轻人相比,发生远期慢性并发症的概率较低。

老年人降糖要平稳,同时需要配合饮食、运动等进行综合管理。另外一点,咋们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尤其是年轻人糖尿病患者病率的增加,这是个不好的信号。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规律,少吃高糖、高脂肪等高热量食物,多增加运动,否则“年少不控糖,老大徒伤悲”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糖尿病,很多信息我们都不知道,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