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IDHwtTERTpmut星形细胞瘤 [复制链接]

1#

自从WHO版CNS诊断指南发布以来,cIMPACTupdate多次更新。

其中update3中指出,对于IDH野生型弥漫星形细胞瘤,如果出现EGFR扩增、TERT启动子突变、7号染色体获得/10号染色体缺失三者中任一项,即可直接定义为“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特征的IDH野生型弥漫星形细胞瘤,WHOIV级”。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有遇到类似的患者,给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在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后肿瘤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病史汇报如下:

患者男性,60岁。

入院主诉:

发作性头晕伴幻嗅3月。入院查体:无明显神经系统体征。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II型糖尿病病史。右利手。

入院辅助检查中MRI示右侧海马、颞叶、顶叶、双侧额叶多发病灶。

术前影像如下:

术前MRI特征考虑中老年患者,慢性起病,多发病灶,累及右侧颞叶内侧结构、双侧额叶及右顶叶,T1低、T2高,DWI局灶高,部分轻微强化,低灌注,MRS提示Cho/NAA比例升高显著。

综合考虑多发低级别胶质瘤。

对于这种无法全切的多发病灶胶质瘤病灶,外科治疗的目的在于获取病理,尽最大可能切除能够安全切除的肿瘤。

对于该患者来说,颞叶内侧海马结构的肿瘤和幻嗅症状相关,并且有轻微强化,肿瘤级别可能不会有太大差异。

而双额叶病灶虽有强化,属于肿瘤内级别较高的部分,但位置深,结构散,术中确认切除范围有一定难度。

右顶叶病灶毗邻功能区,且没有强化表现,级别可能不准确。

综上考虑,我们选择切除颞叶海马病灶,可以做到安全的获取肿瘤标本明确诊断。

术后磁共振如下:

那么基于这样一个标本,组织病理结果可以看到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没有明显的坏死和病理血管,GFAP阳,Ki67约在5%左右。

组织病理诊断考虑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II级。

这一样本我们也进行了分子病理相关检测。

结果如下:

IDH1/2野生,TERT突变,EGFR扩增、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阴性,PTEN突变,VEGFA突变,7号染色体扩增,10号染色体缺失。

综合以上分子病理和组织病理结果,根据cIMPACTUpdate3的建议,诊断应由WHOII级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调整为WHOIV级的具有胶母分子特征的弥漫胶质瘤。

患者住院期间为年,因此根据版的NCCNCNS肿瘤治疗指南,该患者属于年龄>40岁,部分切除,即使不调整组织病理级别,在低级别肿瘤的治疗指南中也属于高危因素患者。

如果按照整合诊断调整病理级别,对于WHOIV级的胶质母细胞瘤来说,部分切除的患者预后也是相对较差的。

因此我们建议进行术后放疗、TMZ同步辅助化疗,并且选择合适的临床试验靶向药物的综合治疗。但是患者及家属各方面考虑后选择了观察随访。

术后20天左右,我们进行了一次MRI复查,如下图所示,红框标注的双额叶、右侧顶叶病灶在进展,范围和强化强度都有所增加,右侧颞叶内侧梗塞病灶(棕框所示)。

提示肿瘤在进展状态,家属仍选择观察。

在术后2月时,患者因突发头痛伴左侧肢体偏瘫2天再次入院。

查体:

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

再次入院后复查头颅CT(下图)提示右侧顶叶中央区血肿,CTA检查未发现明确血管相关疾病,考虑既往右顶叶的持续进展的强化病灶,所以我们高度怀疑是肿瘤相关出血。

再次复查磁共振,也就是术后2月MRI,可见右颞叶病灶基本稳定,双额叶、胼胝体病灶范围增大,强化明显,内有坏死出现,此外在右侧额岛叶出现新发的两个强化病灶(下图箭头所示)。

此时进行TMZ的剂量密度方案化疗,同时,患者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有EGFR扩增和高频突变,所以我们加用了奥希替尼这一靶向药物。

文献报道奥希替尼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较高,这也是我们选择的该药的一个原因。

因为肿瘤的进展较快,所以我们的疗效评估检查较平时提前,不是在既往的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而是在TMZ剂量密度+奥希替尼治疗一个月后,也就是术后的第3个月,我们再次复查MRI,评估该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如下图箭头所示,在双额叶胼胝体、右侧额岛叶病灶都增大的同时,在左侧额叶深部也出现新的强化病灶,同时右侧顶叶病灶也有扩大趋势。

考虑到TMZ剂量密度+奥希替尼治疗后病灶控制效果不佳,强化范围略增大,出现新发小病灶,同时病灶强化较手术前明显变化,级别可能进展,需要进一步明确病理。

因此在和家属沟通后,在19年7月我们选择二次手术,切除右顶叶病灶和双额胼胝体病灶。

手术切除后复查的MRI提示手术部位肿瘤切除满意,右侧额岛叶病灶、左侧额叶深部病灶在增大,同时右侧脑室体部的侧壁出现新发强化病灶。

第二次的手术病理可见到大片坏死及异常增生血管,肿瘤细胞密度增加,GFAP强阳,Ki67明显增高,但依然为IDH阴性。

诊断升级为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IV级。

术后继续给予TMZ剂量密度联合奥希替尼治疗,但是后续治疗中出现难以控制的血小板下降,并出现深静脉血栓,因此停用奥希替尼。并在7月底进行放疗。

放疗靶区参照术前、术后72h小时、放疗前MRI的T2flair及T2高信号勾画。

GTV:T2及T2Flair序列高信号区。

PTV:GTV外扩3mm。

PTV照射DT:60Gy/30fx。

放疗期间给予TMZ同步化疗。

放疗结束,也就是二次术后2个月,再次复查MRI,可以看到所有肿瘤病灶都在进展,均出现体积增大,强化,并且内部出现坏死表现(下图红框)。

提示放疗及TMZ同步化疗效果不理想。继续给与TMZ剂量密度方案化疗控制。

TMZ剂量密度维持一个月后,也就是二次术后3个月,我们再次复查MRI,可以看到下图红框内各肿瘤病灶进一步明显增大。

提示TMZ剂量密度方案下肿瘤继续进展。考虑到患者的全外显子检测中有PTEN的突变,所以我们联合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尝试进一步控制肿瘤。

TMZ剂量密度+依维莫司治疗一个月以后,也就是二次术后4个月,再次复查MRI,可以看到与使用依维莫司之前的MRI相比,肿瘤范围基本保持稳定,强化程度也基本稳定。

这是该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病情第一次出现了稳定的情况,这给了我们一点信心。

患者的全外显子检测结果还提示有VEGFA的突变,因此我们选择了抗血管药物安罗替尼,这是一个泛靶点的TKI抑制剂,靶点范围包括VEGFR、FGFR、PDGFR及c-kit等多个靶点,其除了抗血管特性外,还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在联合TMZ剂量密度+依维莫司+安罗替尼治疗一个月后,也就是二次术后5个月,再次复查MRI。

此次MRI结果提示肿瘤强化减退,范围有所缩小。

强化减弱可能为安罗替尼的抗血管作用,修复血脑屏障可以减弱增强剂的渗出导致的强化,这也是抗血管药物治疗后常见的所谓“假性治愈”。

但是在右侧脑室壁、右侧额岛叶,病灶范围也出现明显缩小甚至消失,提示安罗替尼的治疗应该是有效的。

因此我们选择继续维持该方案治疗,在其后的二次术后7个月复查MRI中,也可以看到肿瘤病灶基本稳定的状态。

患者在二次术后7个月选择了停止药物治疗,最终在-3去世。其中安罗替尼治疗期间稳定时期达3个月。

那么对于这类IDH野生型伴有TERT突变、EGFR扩增或者7gain/10loss的星形细胞胶质瘤患者,常规的使用放疗、TMZ同步辅助化疗效果不佳,在治疗上应该积极主动,选择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中合适的分子检测,发现可能的药物靶点,并据此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对于此类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大家好,请大家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