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是指脑部没有遭受创伤而是由于自身原因导致脑部血管破裂出血。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大部分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因此,它也被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上,内囊区的小动脉出血是最常见的。出血性血肿(或血凝块)可分裂和压缩附近的脑组织,严重损伤该部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运动、感觉、记忆、语言、精神活动等),导致身体半边瘫痪、言语功能障碍等症状。当出血量大的时候,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使脑组织移位,甚至脑疝。
脑出血致病原因
1.疾病因素
动脉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可能导致这种疾病。除此之外,脑出血的患者都有脑血管自出生起就伴随的畸形、发育不良或颅内动脉瘤的情况。
2.诱发因素:
(1)精神刺激:精神上的情绪高涨,会导致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从而让肾上腺素增加,心跳加快,血管迅速收缩,再而破裂。
(2)过度工作:当大脑处于疲惫状态,就很容易诱发脑出血。
(3)坏习惯:如经常喝酒、不停的大吃大喝、吃饱饭之后洗澡等。
(4)气候变化:使人类神经内分泌的代谢频率降低。血管破裂之前,血液的粘度提高,血浆纤维蛋白、肾上腺素也是伴随着不断升高,毛细血管的痉挛性收缩和脆性也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脑出血急救措施
脑出血患者的“黄金五分钟”对于生命非常重要。家庭急救可以预防或者阻止疾病的发展,从而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1.急救——先拨打,再让他们平躺
(1)正常情况下,从发作到意识不清有一段时间,这时要第一时间拨打。
先解开患者的衣领,让他平躺,不要随便乱动,这样可以减少血压波动,等待救援。
(2)切勿盲目移动患者。如果患者佩戴活动假牙,应及时将其摘下。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确保气道畅通,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而导致窒息。
2.急救-冷敷头部
不要剧烈摇晃患者的头部。要在头部放置冷毛巾、冰水、冰袋等,迅速给头部降温,从而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减少脑内破裂血管的出血量,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在等待救护人员到来的时候,家人可以随身携带着血压计,随时来测量患者的血压。血压在不超过毫米汞柱的情况下,照顾好病人,一旦发现超过mm汞柱,家属应该为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提醒:脑出血通常发生在娱乐活动或情绪激动时。50%的患者有先兆症状。发作信号通常是严重的头痛。
三个警告标志
征兆1:当患者正在与他人交谈时,突然沉默不语,或说不清楚话,或听不懂他人讲话;
征兆2:患者短暂看不清东西,或突然晕头转向,站立不稳,甚至昏厥;
征兆3:患者突然感到身体一侧麻木、虚弱和不适,或手持物体掉落,嘴巴弯曲,流涎,走路不稳。